本報記者 吳月輝
2024年09月18日08:3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他是我國小麥遠緣雜交育種奠基人和農業發展戰略專家,培育推廣抗病、高產的遠緣雜交小麥;組織開展多項重大農業科技攻關,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數十年來,中國科學院院士李振聲為促進我國糧食增產、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
1956年,響應國家“支援大西北”號召,25歲的李振聲踏上從北京開往陜西的列車,隨身背包里除了簡單的生活必需品外,還有牧草草根。
當時,小麥條銹病在我國黃河流域肆虐,一年便能導致小麥減產超百億斤。李振聲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能不能將牧草與小麥雜交,培育出抗病性強的小麥品種?李振聲把攜帶的牧草草根種在研究所的院子里,搭建了簡易的半地下土溫室,并牽頭組建了一個青年科學家課題組。
經過20多年攻關,課題組在1979年育成了小麥新品種——“小偃6號”。“小偃6號”能同時抵抗8個條銹病菌生理小種,且產量高、品質好。這些品質讓它成為中國小麥育種的重要骨干親本,其衍生品種有80多個。
李振聲不僅是麥田里親力親為的耕耘者,更是中國麥田謀劃者、拓荒者。
1987年6月,李振聲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當時,我國糧食產量已出現連續3年的徘徊不前。如何進一步增產?他提出一個影響至深的建議——黃淮海中低產田治理。
為此,李振聲和調研團隊跑遍黃淮海地區。在河南封丘,調研團隊了解到,當地推廣中低產田治理措施后,給國家貢獻更多糧食;在安徽蒙城,中低產田的治理成本也都得到回報。這些實踐成果讓李振聲看到了中低產田治理的潛力。
充分調研和準備之后,1988年2月,中國科學院組織25個研究所400多名科技人員深入黃淮海地區,與地方科技人員合作開展了大面積中低產田治理工作。經過6年治理,僅黃淮海地區就增產504.8億斤。
2013年,82歲的李振聲組織實施“渤海糧倉科技示范工程”,實現環渤海地區5年增糧200多億斤。2020年,年近90歲的李振聲再次提出建設“濱海草帶”的設想,以確保我國飼料糧安全。
李振聲說:“新中國讓我有飯吃,又能上大學,這是我過去從不敢想的事情。國家培養了我,我應該回報國家。”這也是李振聲一生科研工作的寫照。
在不懈耕耘的過程中,李振聲培養了一批中國農業科技領域的骨干人才。
學生陳化榜對李振聲的關懷和培養記憶猶新。“對于指導學生,李先生更多是從大方向上把關。”陳化榜說,老師常說,科研創新要接地氣,要跟著國家的需求選擇自己要做的事情。
每年入冬前,李振聲都要帶學生去田里看小麥的苗期繁茂性;早春去調查小麥的抗寒性;5、6月在田里指導選種。“哪一塊地有好材料,他都記得很清楚,要求學生也記得。”學生鄭琪說。
如今,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成立了李振聲“濱海草帶”青年突擊隊,集中所內10多個育種和養殖團隊的優勢科研力量,在山東省東營市開展攻關。新時代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傳承老一輩科學家的精神,繼續在祖國的大地上書寫自己的科技論文。
《 人民日報 》( 2024年09月18日 04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