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2日08:13 來源:光明日報
“爭做新征程上的追夢奮斗者,勇于把個人奮斗融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壯闊征程中;爭做新征程上的實干擔當者,努力成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先鋒力量。”前不久,同濟大學黨委書記方守恩以“踔厲奮發新征程 勇毅前行向未來”為主題,為青年學子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這既是一堂大思政課,也是一堂面向全體學生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的黨課。
連日來,同濟大學迅速興起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熱潮,師生紛紛行動,反復研讀黨的二十大報告、成立師生宣講團、推進二十大精神“三進”,在學深、悟透、做實上下功夫。師生們表示,將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奮楫揚帆再出發,在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新征程中展現更大作為,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入腦入心
10月25日,同濟大學召開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學習會,傳達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同濟大學黨委書記方守恩領學黨的二十大報告。黨的二十大代表、同濟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杰傳達黨的二十大精神。與會人員表示,黨的二十大報告首次以專章對教育、科技、人才進行一體部署,要不負使命、不負期待,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貫徹落實到各項工作中,奮力推進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為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11月1日,同濟大學召開全校大會,對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出全面動員部署。
11月18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中央宣講團報告會在同濟大學舉行,中央宣講團成員,中國工程院黨組書記、院長李曉紅作宣講報告。來自全國各地的80余名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機關干部,以及同濟大學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成員、部分職能部處負責人和教師代表等參加了報告會。
“要增強全民的安全憂患意識,堅定不移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統籌發展和安全,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11月25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暨“國家安全現代化與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學術研討會在同濟大學舉行,這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提供了學術新視角新思路。同濟大學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團成立以來,校領導、各職能部門和學院負責同志及專家紛紛行動,面向全體師生,有針對性地開展宣講。
“巍巍寶塔山,滾滾延河水。1935年至1948年,延安這片紅色熱土見證著一段崢嶸歲月。”11月10日晚,同濟大學兩名大一新生擔任主播,帶領觀眾“云上”觀看在學校展出的“延安精神永放光芒”主題展。用青春聲音傳播時代強音。同濟大學時代聲音傳播社聯合“理論+”宣講團等開展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系列宣講會,推出“1+10”系列課程,以“數說二十大報告”作為總述,還包括“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歷史主動精神涵養新時代青年擔當”等10個專題課程。
如何推動黨的創新理論最新成果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學校馬克思主義學院集體備課,共同研討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三進”的策略和方法。12月3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暨“新時代課程思政教學設計與創新”學術研討會在同濟大學舉行,這為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進”、推進新時代課程思政高質量發展開拓了新思路。
“備受鼓舞,也深感使命在肩。我將把青春奉獻給鄉村振興與文化遺產保護事業,做鄉土中國的守護者、傳承者、弘揚者,讓中華文脈永續傳承。”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2019級博士研究生崔家瀅說。
以更強使命擔當培育國之棟梁
強化基礎學科專業建設,推動學科專業交叉融合,推進本研貫通式人才培養……近日,在全校廣泛開展教育思想大討論的基礎上,同濟大學發布《關于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貫穿“招生—培養—深造—就業—校友”人才成長全鏈條。
2022年秋季學期,同濟大學新成立的國豪書院迎來首批345名學子,開啟培養拔尖創新人才新模式。一批心懷使命、志趣高遠、潛力突出的學生,分別進入工科試驗班(國豪精英班)、醫學試驗班(國豪精英班)和“強基計劃”。書院著力培養具有深厚科學素養、前瞻性科學判斷力、突破性學術創新能力、大團隊組織領導能力的未來科學家。
“黨的二十大報告為我國教育和科技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我們要始終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光榮使命,加強基礎學科建設,持續增強卓越拔尖人才培養能力,努力做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的大先生。”同濟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院長、物理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王占山說。
依托同濟大學今年成立的我國首個中德博士生院、首個中德合作學科交叉的國際科研合作平臺——中德聯合研究中心(同濟大學),中德攜手推進科教融合的高層次人才培養。11月29日,由教育部主辦、同濟大學承辦的2022國際產學研用合作會議,也是同濟大學中德博士生院的一次選題對接會。中德合作導師圍繞細化博士生聯合培養的選題和方案進行對接交流,聯手培養兩國發展需要、引領未來的拔尖創新人才和專業精英。
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力量
“黨的二十大報告首次專辟一章對‘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進行闡述,深刻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對教育的關心重視一以貫之。”陳杰說,我們要發揮高水平研究型高校的整體優勢,主動面向國家戰略需求,勇于站在國際科學前沿,實現重大原始創新突破;推進學科交叉融合,實施重大科技協同攻關;進一步加強有組織科研,加快關鍵核心技術突破;構建學科鏈對接產業鏈的產教融合新機制,支持和引領產業發展。
國家所需,科研所向。近年來,同濟大學交出一張張亮眼的科研成績單,在港珠澳大橋、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及雄安新區建設中,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海洋強國和交通強國建設等主戰場,“同濟元素”分外耀眼。
今年以來,同濟大學一批來自不同學科領域的高水平科研創新成果接連發表于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高紹榮/高亞威教授團隊與美國科學家合作研究成果發表于《科學》,該研究為進一步解析生命過程的分子調控機制提供了新的學術視角。醫學院、附屬東方醫院章小清教授課題組和美國科學家合作研究成果發表于《自然》,研究團隊發現關聯學習記憶的關鍵神經元。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翦知湣教授團隊研究成果發表于《自然》,首次從能量學角度闡釋了氣候演變的低緯驅動。
“我們要堅決把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轉化為推動新時代科技創新、攻克干細胞領域關鍵技術的實際行動,加強基礎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奮勇攀登世界科技巔峰,為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力量。”高紹榮說。
不久前,由同濟大學牽頭建設的無人系統多體協同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一期建設項目啟動。這一人工智能領域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成后,將成為人工智能原創理論突破和關鍵技術驗證的重要實驗裝置,支撐無人系統核心共性技術突破。
“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讓我們深切感受到肩負的歷史責任。”中國科學院院士、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教授李杰表示,我們要強化“四個面向”的意識,大力弘揚科學精神,加強原始創新,努力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
(本報記者 顏維琦 本報通訊員 黃艾嬌)
相關專題 |
· 專題報道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掃碼參加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答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