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調研組
2022年07月06日08:02 來源:光明日報
有一堂課,它伴隨中國政法大學一代學生從入校到畢業,你認為它是什么課?
也許你會說,這一定是艱深復雜的專業課,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時間,讓知識開花結果。
答案卻不是如此,這是一堂思政課。
在中國政法大學,這堂“立德樹人”的思政課引導教育學生們踐行了一句沉甸甸的諾言——“永遠跟黨走”!
2017年5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政法大學考察時參加了民商經濟法學院1502班團支部開展的“不忘初心跟黨走”主題團日活動。聽完幾位同學從不同角度暢談觀看電影《焦裕祿》的體會,習近平總書記語重心長地對同學們說,焦裕祿精神跨越時空,永遠不會過時,我們要結合時代特點不斷發揚光大。同時,總書記希望“大家矢志不渝,用一生來踐行跟黨走的理想追求”。
一年后,1502班團支部全體同學又以寫信的方式向總書記匯報這一年來他們用實際行動踐行“不忘初心跟黨走”的誓言。2018年五四青年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委托工作人員,勉勵1502班團員青年用一生來踐行跟黨走的理想追求。
改變,從這堂思政課開始。然后,開枝散葉,從思政課擴展到每門學科,尤其是法學領域,“立足中國土地、中國國情、中國法治實踐”的目標正由老中青三代團隊達成。
改變,從這堂課開始,從課堂內擴展到課堂外,同學們在一次次重大活動中、一次次支教支邊中,訴說著自己對黨的深情。
這堂課也伴隨著每一個案例的實踐。南海仲裁案、中美貿易摩擦、追索海外流失文物等案例中,法大師生努力向世界講好中國法治故事,推進中國法治國際傳播。
一堂思政課,為什么不斷拓展、不斷生發,指引著一代法律青年的成長軌跡?近日,光明日報調研組一行走進中國政法大學,走進師生中間,聆聽這節不落幕的思政課,探尋課程背后青年人成長成材的密碼。
思政課如何讓學生“從知到行”?
3月6日下午,中國政法大學格物樓教室里坐滿了求知若渴的同學,“習近平法治思想概論”課正式開講,校長馬懷德作為主講人為200多名本科生講授本學期的第一課。
馬懷德從一棵“焦桐”講起,再穿插故事和理論,深入淺出,有的同學放下手中記錄的筆,眼睛牢牢盯著屏幕,舍不得錯過一點點瞬間。
課后,馬懷德給同學們出了一道思考題:“法律人跟黨走意味著什么?”他說,把這行字寫在黑板上的那個瞬間,他不禁回憶起5年前的那個思政課堂。
馬懷德認為,習近平總書記為中國政法大學師生上的生動的大思政課,讓他們讀懂了新時代青年奮勇擔當的時代使命,堅定了青年與新時代同向同行共同前進的理想信念。
從這節課,到每門課,這個傳承說明了什么?
調研組認為,“信仰”,也許就是答案。
在中國政法大學校園,調研組隨機采訪了一些同學。
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20級學生蔣哲林剛剛修完《口述當代中國外交》,感慨良多。他告訴調研組:“行大道,立天下。正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但我們也要清醒認識到,當前國際局勢持續復雜變化。我現在輔修了法學,未來我將積極努力投身國家涉外法治工作,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
從知到行,這是講好思政課的第一步。
在大學課堂上,思政課有兩種教學方式,一種注重理論高度,一種注重課堂體驗。如何把課程講活?調研組在走訪中發現,中國政法大學的做法是:講好思政課,需要時代的氣度、時間的寬度、空間的廣度。
2月24日,是春季學期開學的第一天。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本科生的通識主干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程只能采取線上教學。馬懷德告訴調研組,新學期第一講將抗擊疫情作為生動的形勢政策教育課程和深刻的生命教育課程,圍繞抗擊疫情主題展開講授,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個人與社會、個人與國家、個人與時代的關系。
“從2017—2018學年春季學期起,中國政法大學就開設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程。這是黨的十九大后,學校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的重要舉措。課程與既有思想政治理論課相輔相成、緊密銜接,又進行了改革創新、深化拓展,是學校第一批‘課程思政’重點建設示范課。”中國政法大學黨委書記胡明介紹。
中國政法大學還專門成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教研室,挑選一批學有專長、影響力大、教學效果好的骨干教師作為該課程授課教師。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黃東表示:“老師們會定期集中備課,在教師層面上,做到‘真學、真信、真教’。同時在教學層面上,注重探討如何‘創新方法、探索形式、注重效果’。”
在中國政法大學,有一門堂堂爆滿,同學們經常席地而坐的課程。這就是前文中蔣哲林同學剛剛修完的《口述當代中國外交》。這門課在今年2月獲評北京市課程思政示范課程。授課教師、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李群英表示,講好這門課的秘訣就在于“從知到行”:緊密結合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理論與實踐,邀請校外專家、學者為學生進行授課,力圖做到將課程思政之信、課程思政之融、課程思政之理、課程思政之全有機結合,逐步形成了專業知識“小”課堂,課程思政“大”講堂的良好效果。
思政課如何激發學生學習動力?
調研組發現,除了實踐部分,中國政法大學還把思政課堂“搬”到社會生活之中。
法學院研究生張曉逸在參加完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志愿服務后,向黨組織鄭重遞交了入黨申請書。他說:“在冬奧會現場,我切切實實感受著祖國的強大,‘永遠跟黨走’的聲音一直環繞耳邊。我今后要將黨和人民的呼喚融入血脈,將青春之小我與時代之大我相連,將法治理想與家國實踐相系,鍛造本領、初心如磐,努力譜寫‘永遠跟黨走’的青春答卷。”
調研組發現,中國政法大學不斷探索以學生為主體的體驗式和感悟式教學,注重釋放學生自我教育活力,讓教育有溫度有實感。
從入學宣誓開始,中國政法大學逐步構建“大思政”育人的新格局,實現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尤其重視在重要的時間節點,將鮮活的思政課素材及時轉化為育人素材,增加“大思政課”的針對性。“我自愿獻身政法事業,為社會主義建設和人類的進步事業奮斗終身!”當鏗鏘有力的入學宣誓回蕩在禮堂,也在每一位新生心中埋下了奮進的種子。
“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國家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和尊嚴……”每年的“12·4”國家憲法日早晨,在鮮艷的五星紅旗之下,政法大學都會組織師生誦讀憲法條文。
每年憲法宣傳周還會組織師生通過宣講、普法等基層實踐活動,將理論和現實相結合,讓“大思政課”走出課堂,以更生動立體的形式呈現,切實發揮好培根鑄魂作用。
“每次的社團課程,對我的人生也是一個啟迪。我更加關注國家的法治建設,也希望能夠像法大的學生一樣,為人民的需要作出貢獻。”這是在2021年,北京二中高一五班的同學寫給為他們上課的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信中的一段話。
調研組發現,像這樣的普法實踐活動,幾乎每位法大學子都親身參與過。在中小學課堂上、在社區、在街頭,在北京、山西石樓、內蒙古科左中旗、新疆阿勒泰、河北阜平……到處都活躍著中國政法大學學生普法的身影。
傳承紅色基因,勇于承擔黨和國家重大任務,是中國政法大學的傳統。2019年10月1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慶典上,中國政法大學1300余名師生圓滿完成群眾游行“民主法治”方陣和廣場聯歡兩項重大政治任務及服務保障工作,光榮地接受了黨和人民的檢閱。2021年7月1日,中國政法大學700余名師生參加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和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文藝演出,出色完成了服務保障工作。
馬懷德認為,把“大思政課”與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讓學生走出思政小課堂,走進社會大課堂,目睹時代大變遷,感受中國大發展,在生動直觀的親身體驗教育中,能引導學生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之中。
課程思政如何更好指導實踐?
法律人如何跟黨走?中國政法大學通過課程思政,引導同學們找到答案。
在校園里,調研組見到了剛剛“下班”的法學院實驗班2020級碩士研究生溫新格。
他在2020年參與了學校組織推薦的赴最高人民法院實習。“在半年的實習過程中,我見證了各級司法工作人員以人民為中心,用行動踐行初心使命。隨著全面依法治國的推進,人民群眾對法律服務的需求日益增長,在新的趕考路上,我也會堅持永遠跟黨走,將個人發展融入為人民服務中。”他說。
法律人跟黨走,政法大學教師們的回答是怎樣的?
2021年4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中國政法大學三周年暨“創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體系研究”學術研討會在中國政法大學召開,會議對“創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體系研究”理論與實踐意義進行集中總結。這標志著,這項歷時3年、匯聚全國法學精英的國家重大委托項目——“創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體系研究”正式結項。中國政法大學交出了一份“中央滿意、學界認可”的合格答卷。
課題組首席專家、中國政法大學終身教授張晉藩,雖已年至耄耋,久受眼疾困擾,只能依靠放大鏡勉強閱讀,但依舊帶領學校的老中青團隊深入研討、精心打磨、反復論證。
為達到“立足中國土地、中國國情、中國法治實踐”的研究目標,創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體系研究團隊成員深入走訪全國各地司法實務部門、研究機構,開展廣泛的實證調研;在課題研究的關鍵階段,還專門邀請來自全國人大機關、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司法部等機構的專家學者對課題研究成果進行論證。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政法大學考察時強調,法學學科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法學教育要處理好知識教學和實踐教學的關系。要打破高校和社會之間的體制壁壘,將實際工作部門的優質實踐教學資源引進高校,加強法學教育、法學研究工作者和法治實際工作者之間的交流。
馬懷德表示,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中國政法大學重要講話精神,學校著力將中國法治實踐的最新經驗、生動案例、最新成果引入課堂、寫進教材,以提升人才培養與法治實踐的融合度。為此,中國政法大學建立了與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司法部、中國法學會等法治工作部門在培養方案制定、課程體系設計、教材課件編寫、人員交流互聘、學生實習實踐等領域的常態化合作機制。創建模擬人民法院、模擬人民檢察院、模擬公安局、模擬律師事務所,開展全流程仿真模擬司法實踐教學。建立集庭審同步直播、錄像觀摩、案卷副本閱覽于一體的實踐教學資源庫,存有司法卷宗、公益訴訟卷宗副本7萬余套。
“讓全世界都能聽到并聽清中國聲音。”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加快提升中國話語的國際影響力的期待。胡明介紹,中國政法大學努力向世界講好中國法治故事,傳播好中國法治聲音。不僅助力國家參與全球治理,推進中國法治國際傳播,學校更是積極參與國際輿論斗爭。
“針對南海仲裁案、中美貿易摩擦、追索海外流失文物、某些西方勢力利用疫情發起濫訴索賠等案例,中國政法大學以高度的國家榮譽感、學術使命感,組織專家學者對外發聲、援法論理,提高中國法治的國際傳播力和國際話語權。”胡明說。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新冠肺炎疫情變化起伏,全球治理體系和國際秩序加速變化。中國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院長孔慶江介紹,我國目前能夠熟練從事涉外業務的律師僅7000余名,可從事“雙反雙保”業務的律師僅500余人,可在WTO機構獨立辦案的只有300余人,這與國家發展戰略和社會需求相比,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于是,中國政法大學與北京外國語大學強強聯合,設置“法學+英語聯合學士學位項目”,本著“外語+法律”七年貫通培養的思路,培養語言和法律均精通的優秀涉外法治人才。
這堂思政課,沉淀下了什么?
自2017年至2022年5月底,中國政法大學畢業生共有3194人入職全國黨政司法機關、1518人扎根西部基層、511人考錄基層選調生、84人應征參軍入伍——這是一代法大人用拳拳報國心書寫的答卷。
這串沉甸甸的數字背后,我們不禁追問:這堂思政課沉淀下了什么?
調研組認為,“大思政課”培根鑄魂,政法大學師生以實際行動給出了回答——
一是要當好研究宣傳闡釋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排頭兵”。中國政法大學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5·3”重要講話精神,把“創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體系研究”重大課題作為重要政治任務來抓,舉全校之力、匯學界之智,高質量完成相關研究報告。
建立研究宣傳闡釋習近平法治思想長效機制,充分發揮“智囊團”和“人才庫”作用,邀請全國人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中國法學會、中國社會科學院等單位的資深專家組建一流法學家團隊,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研究不斷深化、拓展和創新。扎實推進習近平法治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將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義和豐富內涵貫穿于法治人才培養全過程。
二是當好法學“四個體系”建設的“先行者”。中國政法大學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不斷優化學科結構、凝練學科發展方向、突出學科建設重點、創新學科組織模式。加強法治及相關領域基礎性問題的研究,對復雜現實進行深入分析、作出科學總結,為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提供理論支撐。挖掘中華法系思想精華,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推進融通中外的法學話語體系建設,向世界講好中國法治故事,傳播好中國法治聲音。
三是當好培養卓越法治人才的“領頭雁”。中國政法大學創新人才培養體制機制,優化人才培養路徑,構建凸顯時代特征、體現中國特色的法治人才培養體系。聚焦我國法域外適用法律體系建設、涉外執法司法及法律服務等領域需求,加大涉外法治人才培養力度,為加快涉外法治工作戰略布局提供有力人才支撐。準確把握法學學科的實踐性,打破學校和社會間的體制壁壘,將中國法治實踐的最新經驗、生動案例、最新成果引入課堂、寫進教材,提升人才培養與法治實踐的融合度。
四是當好青年學生全面成長成才的“引路人”。中國政法大學筑牢思政工作“壓艙石”,堅持“八個相統一”,推動思政課程改革創新,不斷增強思政課程的思想性、理論性、針對性和親和力,提高思政課程質量。建好思政工作“助推器”,堅持專業教師知識傳授和價值引領“一課雙責”,深入推進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教書育人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深入推進“三全育人”綜合改革,創新工作載體,改進工作方式,提升思政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調研組成員: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教授袁治杰;中國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副書記吳韻曦;本報記者田延輝、姚曉丹)
相關專題 |
· 專題報道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