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江北區委非公工委
2019年10月03日16:5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組織力是組織生命力的體現。基層黨組織組織力強弱直接關系到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和領導力、號召力。重慶市大石壩街道黨工委積極探索基層黨建工作模式,依托互聯網平臺,建立“非公黨群微家園”微信群,搭建“指尖上的黨建橋”,利用新時代的網絡優勢,創新工作開展方式,管好育好非公黨員,加強黨的工作,擴大有效覆蓋,激發黨組織活力,提升黨組織凝聚力,做深做實非公黨建。
一、背景介紹
江北區大石壩街道黨工委下屬57個非公組織黨組織,管理黨員560余名,分別來自生物制品、園林設計、汽車部件、養老服務、燈飾批發、酒店餐飲、銀行存貸、民辦學校、社工服務等各個領域。
非公組織具有行業類型豐富、駐地較為分散、員工流動性大、作息時間不一等特點,導致在黨員教育管理中,存在一些問題。一是工學矛盾突出。由于三班倒、計件制等原因,黨員職工更加注重生計,黨組織活動時間“眾口難調”,黨員難以集中;二是學習內容空泛。非公組織黨務工作者多為兼職,素質參差不齊,在選取學習內容上,千篇一律學大政方針較多,理論與實際工作深度結合較少;三是開展活動方式單一。單向傳授開會式學習較多,討論交流互動較少,按部就班、枯燥無味,黨組織書記“唱獨角戲”,黨員參與度不高;四是活動效果不甚理想。由于黨組織活動缺乏吸引力,黨員光聽不學、光學不用、學過則忘,沒有真正達到學習教育的理想效果。
二、主要做法
在全面從嚴治黨的背景下,大石壩街道黨工委針對非公領域黨員教育管理存在的問題,積極探索提升黨員教育管理水平的途徑,充分運用“互聯網+黨建”,通過建立微信群,暢通文件下達、任務布置、工作交流、線上學習、聯商共議的渠道,以“常態化、全覆蓋、講創新、重實效”為目標,立足于轄區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特色及實際,實現線上線下相結合,集體學習和個人自學相結合,定期學習與隨時隨地學習相結合,以達到黨員教育經;、學習討論不間斷,進一步提高黨員日常教育質量,做實非公黨建工作。
(一)講好“微課堂”
創辦“八點半課堂”,采用“1+1+1”的方式,即確定一名主講人、選準一個主題、制作一本電子書,每周二晚8:30線上開展半小時左右語音微課堂。內容緊緊圍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這一主線,緊密結合黨員在思想、工作、學習、生活等方面實際,注重選材的政治性、原則性、嚴肅性和時代性,營造“周周有內容,期期有主題,人人當老師”的學習氛圍,兩年多來共計舉辦146期,確保非公黨員的學習時間靈活不受限,實現“人在異地,學在一起”。
(二)推送“微資料”
圍繞黨章黨規黨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十九大精神,以短視頻、網頁鏈接、漫畫圖表、H5頁面、電子書等圖文并茂的形式,向非公組織黨員推送學習資料、信息資訊、黨建動態、政策理論、創業指南等方面內容,幫助黨員掌握黨建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概念、基本要求,確保學習教育入腦入心,提供利好企業發展的新政策,助推非公企業健康發展。
(三)開展“微交流”
非公組織黨員在聽微黨課和學習微資料后可以通過微信群分享學習心得、討論學習主題,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加深對學習內容的理解。街道黨工委也可以根據近期工作和學習實際,利用平臺定期發送優秀案例、黨支部建設經驗做法、學習方案、陣地建設、特色活動等交流主題,組織大家交流討論。
(三)收集“微建議”
整合利用大石壩街道城市基層黨建聯席會各方資源,邀請區委非公工委,市場監管所、司法所,轄區企業、醫院、學校等單位聯絡人加入微信群。利用平臺廣泛開展“我為支部獻一策”、“金點子征集”等活動,充分發揮黨員主體作用,調動黨員參與支部建設、街道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群內每位成員都是話題的發起者、問題的提出者、方案的策劃者,政策法規及時傳遞、問題疑惑互相解答、解決方案共同探討。
(四)實施“微服務”
結合中心工作,有效整合微信群優勢資源,利用微信群平臺發布切實可行的志愿服務、扶貧幫困等內容,鼓勵黨員線上積極主動認領、線下認真開展服務。如在大石壩街道黨工委創文工作中,非公組織黨員積極參與到清理路面垃圾、指揮道路交通等行動中;在僑發老年公寓黨支部組織的為重癥病人捐款活動中,非公組織黨員紛紛伸出援助之手,傳播募捐,籌集愛心捐款30余萬元。
(五)打造“微活動”
結合時政熱點、傳統節日、重大事件等,開展線上知識競賽、新春晚會等活動,堅持自愿報名、重在參與的原則,鼓勵每位黨員都能積極擴充知識儲備、展示才能技藝,通過照片、語音、視頻等立體鮮活的信息,以活動聚人心,逐步形成線上線下齊心互動的格局,進一步凝聚非公黨建力量。
三、工作成效
一是一站式指導溝通平臺。“微家園”微信群構建了一個“點對點”的溝通平臺,有利于街道黨工委與非公組織之間工作通知、學習資料的傳達,有利于黨務工作者之間的工作對接和業務指導,減輕了街道黨工委對非公組織黨員開展集中思想政治教育、業務技能培訓等活動的難度,簡化了程序,降低了非公組織黨員接受教育培訓的經濟、時間成本,是一個能夠跨越時空限制從而為工作開展提供便利的有效平臺。
二是多元化學習借鑒平臺。“微課堂”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提供大量政治理論、時政資訊、業務技能等學習資料,解決了非公黨員工學矛盾突出的問題。采用多樣化教育形式,在形式上吸引、情感上打動,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和環境,引導黨員從思想上產生主動學習的興趣!拔⒔涣鳌庇行Ю梅窒韮炐惆咐⒔涷炞龇ǖ日归_討論,切實增強了黨員教育實效,獲得越來越多企業的參與、支持與共享。
三是開放式互動管理平臺。以“微系列”為載體,廣泛收集意見建議,充分調動非公組織聯系互動,引導黨員積極參與社會服務,做到以學習促成長,以交流聚人心,使黨員自覺融入教育管理中,接受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進一步解放思想、增長見識,帶頭執行黨和國家的各項政策,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貢獻力量,在各項工作中真正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實現由“被動式”教育向“互動式”管理轉變。
四、經驗啟示
(一)突破式的思維轉變。從空間上看,微信群的使用環境不受距離、地域限制,只要有手機軟件和網絡,就可即時傳送信息。從時間上看,微信上收到信息后會自動提醒并保存在手機中,黨員隨時可以學習相關知識。黨務工作者要敢于轉變工作思維,打破傳統黨建工作模式,用好“互聯網+”工具,有效暢通信息傳達渠道,簡化工作流程。
(二)長效式的制度堅持。一項創新工作不能搞成形式主義,建立長效機制尤為重要。街道“非公黨群微家園”從開辦以來,實行專人管理、規范管理,參與度、活躍度一直很高。每周二晚“微課堂”,除遇國家法定節假日以外,周周按時舉行,正是這樣的專注和堅守才能獲得了轄區非公黨組織書記、黨務干部和廣大黨員們支持。
(三)碎片式的整合學習。大膽探索“互聯網+黨建”新模式,充分利用微信的傳播優勢,督促非公黨組織負責人、黨務干部及黨員學習。通過短視頻、音頻“微課堂”,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學習,以聽故事的形式上黨課,最終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
(四)裂變式的平臺延伸。在街道層面搭建“非公黨群微家園”平臺,主要側重于指導、培訓非公黨組織負責人及黨務干部,通過分享學習資料、解答工作疑問以及制作分享“微課堂”電子書的方式,讓書記和黨務干部先悟懂悟透,再把建立“微家園”的做法復制到各個企業黨支部,實現學習內容、相關政策快速轉發到轄區各非公黨支部微信群里,傳達到每名黨員,擴大覆蓋面。
(五)潛移默化式的力量凝聚。通過微信群平臺,可以不斷加強街道黨工委對非公黨組織的重視與關懷,了解掌握轄區非公組織的困難、需求,收集意見建議,幫助解決生產經營中的遇到難題,增強黨員對非公黨組織的認同感、非公黨組織對街道黨工委的信任感,增強黨組織凝聚力。
相關專題 |
· 第五屆全國基層黨建創新典型案例征集活動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