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昌江區委組織部
2019年08月02日09:1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黨的十八大年以來,昌江區西郊街道蟠龍崗社區黨支部認真貫徹實施省委提出的“連心、強基、模范”“三大工程”和《關于加強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意見(試行)》,牢固樹立“黨建+”工作理念,以社區退休等無職黨員為主要對象,設立不同類型的“黨員監督崗”,積極創新社區無職黨員參與社會管理、基層治理的方式載體,通過好的平臺和載體以及務實管用的方式方法組織引導轄區內黨員主動參與到社區管理、基層治理,主動當好社區管理的“評判員”、基層治理的“裁判員”,有效推進了城市社區基層治理。比如,在去年實施的“黨建+街巷改造”中,蟠龍崗社區及時組建“奧園路改造整治項目”黨員監督崗,組織黨員對項目進行全程監督,配合項目實施收集社情民意,提出一些合理化意見建議,有效促進了項目的實施,深得居民稱贊、社會好評。
背景及原因
蟠龍崗因山形神似蟠龍而得名,于1985年成立蟠龍崗居委會。蟠龍崗社區轄區面積現有2平方公里,駐轄區單位十余個,共有住戶2260戶,居住人口7600人,直管黨員69人。隨著城市人口增長和框架拉大,和所有老城市社區一樣,蟠龍崗社區也一直面臨著“臟亂差”現象,經歷著“治亂--亂來--更亂”,“ 治臟--臟來--更臟”,“ 治差--差來--更差”的痛楚。比如,三無小區與城市管理不相匹配、空中亂象與城市建設格格不入、隨處垃圾與城市品味大相徑庭。曾幾何時,公共綠地變成了居民種菜的“私有地”、道路兩邊變成了商販買賣的“店外鋪”、潔白墻面變成了凝難雜癥的“廣告屏”。所有這些,讓城市文明暗談無光、讓創建考評屢次受挫、讓居民群眾怨聲載道。面對這些難題,管是不管?治又咋治?變從何變?社區黨組織是從來沒有停止過實踐與探索。2016年9月以來,社區黨組織認真落實“黨建+”理念,創新黨建工作模式,設立黨員監督崗,搭建黨員作用平臺,積極發揮黨員在城市基層治理中的先鋒模范作用。
主要做法
1、因事設崗,事崗相宜。經過收集整理分類,社區黨組織把社區日常涉及的23件社區事務歸納成“財務、服務、管理、治理、黨務、維穩、宣教、城建”等八大類別,再依據八大類別的具體工作內容和所涉群眾范圍,以社區無職黨員為主要對象,分別搭建8個類型的黨員監督崗,并交由支委會審議和全體黨員討論。社區黨組織制定印發《關于設立社區黨員監督崗助推“三型”黨組織建設的工作方案》,明確設崗原則、工作任務、職責措施、履職要求以及管理考核等方面的內容和細則。通過社區黨務公開欄、手機微信(QQ)群、智慧黨建微信群、電子顯示屏等方式,公示黨員監督崗的設立依據、崗位職責、監督內容、監督形式以及監督主體、認崗程序等,增加黨員監督崗的群眾認可度和社會知曉率。
2、因人認崗,精準定崗。根據社區直管黨員總數和無職黨員身體狀況,每個黨員監督崗安排3-5名無職黨員上崗認崗。黨員監督崗設崗長1名,一般由是黨員的社區“兩委”班子成員兼任;設副崗長1名,由上崗的無職黨員推薦產生,支委任命。黨員認崗的途徑主要有三種:黨員自主選崗,每個黨員根據自身特長和個人經歷,認定符合自身發揮作用的監督崗位,填寫認崗表后交由支委會審定;支委組織定崗,對因職數設立沒有個人認崗的黨員,由支委根據崗位需要采取組織決定的方式幫助黨員認崗;黨員互換崗位,經過一定時間的監督實踐,覺得不勝任本監督崗位職責的黨員可以向其他監督崗位黨員發出換崗需求,雙方同意后交由支委會審定,讓崗位認定更加精準,從而形成“大才大用、小才小用、適才適用”的良好局面。
3、因效評崗,常態激勵。社區統一制作監督崗黨員工作服裝和胸牌,便于黨員亮示身份,開展掛牌監督。推行黨員監督全程紀實制度,以監督日為單位記錄監督的所有事項和點點滴滴。推行監督崗黨員聯系幫扶制度,印制《監督崗黨員便民聯心卡》,要求每個監督崗黨員就近聯系一個網格、一個小區、一個樓棟、兩個單元、十名群眾,及時收集記錄居民群眾意見和建議。制定《監督崗黨員服務積分管理辦法》,制作《監督崗黨員服務積分卡》,依據個人崗齡、事項大小、監督質量、群眾反響、社會評價等因素,給予監督崗黨員月度積分、季度積分和年度積分。好壞對“崗員”年限、服務質量等情況進行量化積分。年終時,綜合監督崗及黨員上述各類情況,每年評定優秀黨員監督崗2個、優秀監督崗黨員10名,并給予一定的獎勵,優先推薦到區委、街道黨工委進行表揚、激發內在動力。
工作成效
蟠龍崗社區的黨員監督崗做法實施兩年多來,得到了上級領導的肯定、組織的認可、居民的認同,促進了基層治理,社會各界反響良好。
1、為社區無職黨員發揮作用搭建了精準平臺。在城市基層黨建和城市基層治理中,社區無職黨員到底愿不愿意來參與社區事務和社區治理,一直是個未解課題。單純組織強加的,黨員不樂意接受,群眾不一定認同;單純黨員自發的,群體優勢聚不攏,蝴蝶效應不明顯。只有組織這個集體和黨員自身個體有機融合,才能找到實現組織意圖和黨員意愿的精準平臺,蟠龍崗社區的黨員監督崗就是這個精準平臺。黨員監督崗的黨員來自無職黨員,他們有時間來監督;黨員監督崗的黨員來自黨員自愿,他們有熱情來參與;黨員監督崗的黨員來自組織認可,他們有能力來履職。比如,在2017年9月份啟動的奧園路改造項目前期,蟠龍崗社區有5名黨員自發申請加入新組建的“奧園路改造項目”黨員監督崗,除對項目改造質量進行監督外,還針對轄區內的“藍皮蓬”搭建戶、“圈園子”種菜戶、“占道沿”經營戶等進行巡查和勸說,有力化解居民矛盾,整體推動項目進度。
2、為化解社區事務監管矛盾整合了優勢資源。社區事務監管除了依靠組織以外,更要依靠居民自身依法自我管理、自我監管。而黨員,作為居民群體中的優秀分子,帶頭示范參與社區事務的監管,實踐證明效果無疑會更好。因為適應了時代的發展、順應了居民群眾的意愿,更適應了基層治理的現實需求。群眾相信組織,就折射出群眾更相信能起示范帶頭作用的組織里面的每個“組織細胞”。通過設立黨員監督崗,把群眾的事交由黨員來監管、把群眾的意愿交由黨員來反饋、把群眾的矛盾交由黨員來處理,起到了架好一座橋、聯通你我他,基層治理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社區低保戶名額審核過中,通過邀請黨員代表來聽證打分,落實低保政策就更精準;在城市“雙創雙修”中,針對奧園路“黑化、美化、靚化”,監督崗黨員沿途做好社會穩定、破拆說服、騰空搬遷等工作,積極配合了改造施工的全過程,沒有發生一件群體事件和一例群眾上訪。
3、為助推城市社區基層治理積累了有效途徑。在社區,隨處可見“社區是我家、衛生靠大家”、“社區是我家、創建靠大家”等這樣的宣傳標語。如果說社區居民是這個“大家”中的一份子,那社區黨員就是這個“大家”中的“引領人”和“排頭兵”。社區是自治組織,組織居民開展自治的是社區黨組織,而引領居民開展自治活動的則是我們的黨員。黨員監督崗是居民自治途徑的有效引領和有效示范,是黨員和普通群眾參與社區自治和基層治理活動的同一目的的不同方式。黨員在社區中、在鄰居旁、在小區里,亮明身份、帶頭示范、服務群眾,使黨員的身影時時可見,先鋒的事跡處處可現,密切了黨群關系,傳播了黨員的正能量。比如,黨員監督崗成員袁秋生是一名瓷廠后勤處下崗工人,他擅于維修小電器,是社區居民心中的“老袁”師傅,老舊小區的樓道燈時有破損,他時常利用休息時間,為樓道內各層更換壞燈泡、清理亂張貼;勞教所退休老黨員余尚健,是一名黨務監督崗成員,時常來到社區“新時代講習所”講習黨的十九大精神、黨章基本知識以及精神文明創建等有關知識點,通過營造濃郁的和諧氛圍,讓城市社區基層治理更有溫度。
前景討論
“黨員監督崗”,為蟠龍崗社區打造15分鐘服務圈、推進社區基層治理提供了典范,實現了聚“小眾”化“大為”、匯“小智”解“大題”的良好效果。目前,街道黨工委和區委組織部正在進一步總結蟠龍崗社區黨員監督崗的經驗做法,從更深層次挖掘這一做法的實踐意義和社會價值,更加細化這一做法的實際操作和具體規范。在此基礎上,從2019年開始,在其他社區逐步推廣黨員監督崗的成功做法,以點帶面、不斷擴大,夯實基層,讓每個基層黨組織都能真正成為堅強的戰斗堡壘,為基層治理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相關專題 |
· 第五屆全國基層黨建創新典型案例征集活動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