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銅川市王益區委組織部
2019年04月15日10:5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背景起因
紅旗社區位于陜西省銅川市王益區中心區域,面積0.4平方公里,服務人口1.6萬多人。轄區人口密集、破產企業多、下崗職工多,各種社會矛盾突出,是全市社會治理難度較大的社區之一。如何充分發揮社區黨組織在推進城市基層黨建、加強社會治理中的核心引領作用?近年來,紅旗社區黨總支堅持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的宗旨,奮力而為、主動作為,積極探索以“網格化管理、智慧化服務、聯動式共建”為主要內容的大聯動大共建機制,逐步走出了一條黨建領航、優化服務、促進和諧的社區黨建引領城市基層黨建、促進社會治理的新路徑。《全國基層組織建設工作情況通報》以“紅旗社區黨旗紅”為題,就“紅旗模式”進行了專題刊發向全國推廣,指出“紅旗社區的經驗,是上海會議精神的生動詮釋,為中小城市基層黨建提供了社區樣本和典型范例。”《中國組織人事報》以“紅旗”為什么這么紅--來自城市基層黨建樣本王益區紅旗社區的報道為題,分上下兩個專版,就“紅旗模式”進行了大篇幅專題報道。
做法成效
“網格化管理”:一網兜起基層治理“千條線”。設立三級網格,延伸黨建“觸角”。按照“便于管理、便于服務”原則,以轄區單位、居民小區、商務樓宇、社會組織等為單位,將轄區劃分為8個片區大網格和29 個小網格,每個大網格建立1個黨小組,由離退休黨員、無職黨員或社區干部擔任黨小組長和負責人,專門負責同一網格內的黨員聯系管理、糾紛調解、服務群眾等事務;每個小網格確定1名黨員中心戶,協助黨小組長做好工作。同時將網格內的各類協管人員、居民小組長、到社區報到的在職黨員、志愿者、社會組織以及轄區內物業公司等納入管理團隊,共同參與服務,形成以社區黨組織為領導核心、網格黨小組為管理主體、網格黨員中心戶和服務團隊為支撐的三級網格組織管理體系,變“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為“上面千條線、下面一張網”,實現黨建工作與社會治理的無縫對接。建立信息檔案,消除治理“盲點”。把建立健全居民信息作為網格化管理的基礎,堅持工作力量下沉、工作重心下移,組織各片區網格員對社區所有居民、駐地單位以及各工商戶等群體,實行拉網式排查,建立詳實的基礎臺帳,全面掌握服務對象的基本情況,實現一人一表、一戶一檔、一幢一冊,動態式、全覆蓋掌握居民流動、轄區單位和商業網點變更、居民家庭婚喪嫁娶等信息,切實做到底子清、情況明,服務有重點、工作有方向。同時針對人在戶在、人在戶不在、戶在人不在的實際情況,因人因戶制宜,分門別類管理,提供不同服務。特別是把社區內的空巢老人、殘疾人、低保家庭、社會矯正人員等群體作為重點服務對象,人對人點對點搞好服務,從源頭上消除了社會治理的短板。推行十網合一,增強治理“張力”。社區黨總支將衛生計生、社會保障、環保、水務等十個部門的管理服務納入同一網格,由區便民服務中心招聘專職網格員,交由社區統一管理,推行網格員一崗多責制,變過去網格員分頭管理為一名網格員專職負責社保、民政、安監、綜治、黨建等10個領域工作,實現了十網合一。網格員當好政策法規宣傳、社情民意信息、維護穩定安全、鄰里糾紛調解、環境衛生監督“五員”,做到網格內每個住戶家庭成員基本情況、經濟狀況、遵紀守法情況和網格內就業情況、重點人員情況、困難群體狀況“三知三清”,日常服務做到居民生活有困難、工作失業、家庭有矛盾、生病住院、重大節日、有孤寡老人和聯系戶家庭和個人工作生活發生重大變故、聯系戶有關建議意見、居民發生鄰里糾紛、發生不安全隱患、發現不穩定因素“六必訪六必報”,有效發揮了網格化管理在社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智慧化服務”:一鍵聯通便民為民“高速路”。創設網上支部,讓“傳統黨建”邁向“智慧黨建”。社區開發了集宣傳教育、管理服務、互動交流為一體,電腦、手機2個終端承載的“智慧黨建”平臺,創設指尖課堂,組織廣大黨員開展“點單式”自主學習,隨時隨地獲取各類知識,實現了黨員學習教育常態化。把支部建在網上,推動組織生活線下與線上優勢互補,流動黨員不管走到哪里,都能與社區黨組織在線聯系,遠程參與網上組織生活,隨時互動交流,發表意見建議,參與調查評議,履行黨員義務,行使黨員權利。開展網上辦事,廣大黨員可通過智慧黨建平臺,網上辦理黨費繳納、轉接組織關系等相關事宜,極大節省了人力物力。建設智慧社區,讓“信息跑路”替代“群眾跑腿”。建立“紅旗社區一站到底”網絡服務平臺,將居民養老、就業、社保等10大類100多項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事項,全部錄入社區信息管理系統,群眾只憑一張身份證即可在自助服務終端辦理所需事項,自動生成各類證明表冊。開通便民服務熱線、短信群發線、社區網絡溝通線3條信息渠道,讓群眾與社區聯系互動不再“限時、限地、限人”,社區黨總支月均受理服務事項比原來增加了4倍,群眾滿意度高達99.5%。建立黨群服務、志愿者服務、小區服務代辦3個站,將以前傳統一廳式辦公解放出的人員,下沉網格一線,每天不間斷深入網格開展巡查,及時發現問題,并將情況上報智慧管理平臺,重大事件第一時間向街道辦事處上報,真正把各類問題化解在萌芽狀態,達到了重大輿情信息不擱置、小事化解不出網格、大事不出區的目的。注重智能應用,讓“社區管家”變的“聰明精準”。在加強社區黨務管理方面,通過智慧黨建大數據平臺,精準查詢黨員詳細信息、流動黨員流出情況,對黨員隊伍建設狀況進行智能化統計、分析和研判;對組織生活尤其是“三會一課”制度落實、在職黨員進社區服務等情況網上記錄、查詢、統計、分析與監管,實現了線上和線下的融合管理。在加強居務管理方面,社區黨總支通過智慧社區大數據平臺,精準對轄區居民的綜合信息智慧化查詢、統計和分析,哪個小區住了多少戶多少人、哪些人員達到了享受高齡補貼標準、哪些居民醫保還未繳納等情況一目了然、精準高效。同時社區黨總支充分利用信息化平臺,實時查詢社區工作者、網格員工作情況,實現了智慧管理。在加強轄區綜合治理方面,社區黨總支鏈入了治安、交通等智能監控系統,實時對轄區治安消防、道路交通、環境保護等實施監控,變過去人防為技防,全面提升了社區管理的智慧化水平。
“聯動式共建”:聚力開創基層黨建“新格局”。搭建“黨建聯盟”,構建基層治理“共同體”。社區黨總支建立了以黨建聯席會議為紐帶的社區黨建聯盟,堅持每月召開一次會議,共議同商社區發展。在黨建聯盟的推動下,各駐區單位、社會組織主動承擔強化城市黨建、創新社會治理、推動區域發展的責任,先后有32家駐區單位與社區簽訂了共駐共建協議,落實共建項目 14個,促成了一批駐區單位文化體育等活動場所和設施免費向社區居民開放,彌補了社區公共服務資源短缺的不足,凝聚了社區黨組織有號召、駐區單位和各類社會組織有行動、全社會參與基層治理的合力。強化“組織引領”,打造社會組織“孵化器”。社區相繼建立了老年大學、琴棋書畫室、志愿者服務站等群眾活動和居家養老服務場所,為41個3000多人的社會組織和29支1600多名黨員志愿服務隊伍經常性開展活動,提供了場地,搭建了舞臺。社區黨總支指導各類社會組織建立健全活動章程,列出170余項讓其認領的群眾需求清單,定期開展鄰里糾紛調解、治安巡邏、幫扶濟困、助學助殘、關愛孤寡老人等活動,為居民提供“從搖籃到輪椅”的保姆式服務。按照業緣、趣緣、地緣等要素,廣泛組建醫療救助、物業服務、家政服務等社會組織,引導他們無償或低償為居民服務,有序參與基層治理,真正實現了黨旗在社區飄起來、黨組織的威信樹起來、為民服務的口號實起來、黨員像一盞明燈在居民心中亮起來的目標。開展“共駐共建”,共創和諧幸福“新家園”。針對轄區下崗職工多、環境衛生差、人口密度大、城市設施老舊等實際,社區黨總支把解決下崗職工就業、改善居住環境、提升居民幸福指數作為基層治理的著力點,千方百計爭取人社、工會、婦聯等部門支持,創辦了“4050”平價餐館、社區家政服務等5家經濟實體,幫助1600多名下崗失業人員解決了就業難題,基本消除了零就業家庭。結合“四創”工作,社區黨總支廣泛組織開展“社區是我家、美化靠大家”等主題活動,引導駐區單位積極參與社區環境整治,先后協調住建、交通等有關部門,對6條背街小巷實施了道路硬化,修建公廁16座,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部分居民出行、入廁等難題。社區黨總支注重發揮駐區單位和社會組織的優勢,動員各方出資出力、建言獻策,共同參與精神文明創建,每逢重大節慶日組織開展豐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體活動,豐富居民文化生活,引領健康向上的社區文化新風尚,增強居民對社區的認同感、歸屬感和榮譽感。在促進社會和諧上,社區黨總支動員組織駐區單位、社會組織、物業公司等,參與法制宣傳、安全防范、民事調解等工作,組建“紅袖章”志愿巡邏隊,加強護樓、護院和治安巡邏,共同維護社區和諧穩定,共創平安社區,創造了連續16年無一例非正常上訪的業績,群眾滿意度連續5年位居全市前列。
經驗啟示
啟示一:強化基層社會治理,黨建領航是根本。“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紅旗經驗”的首要一條,就是矢志不渝加強黨的建設,強化社區黨組織的核心引領作用,創新開展黨員“承諾制”、無職黨員設崗定責等活動,把轄區各類黨員緊緊凝聚在“紅旗”下,吸引在黨組織周圍,增強了黨組織的向心力、凝聚力。大力培育發展壯大社會組織,引導他們參與社區治理,定期開展便民為民服務,以社區黨組織這一“大齒輪”驅動社會組織“小齒輪”,凝聚起黨建領航、優化服務、促進和諧、推動發展的合力。
啟示二:強化基層社會治理,貼心為民是中心。“為政之道,以順民心為本。”“紅旗經驗”的核心要義就是視群眾如親人,始終把群眾的大事小情放在心上,把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為價值取向,順應時代發展和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斷創新工作方式方法,為群眾提供常態化保姆式服務,團結了群眾,凝聚了人心,為深入踐行群眾路線、鞏固黨的執政地位打牢了根基。
啟示三:強化基層社會治理,持續創新是動力。“天行有常”“應之以治則吉”。“紅旗經驗”是在順應新形勢、貫徹新要求、破解新難題的實踐中,一步步改革創新、總結提煉、推廣運用形成的。從“1168”服務熱線到“3+3+X”服務,從“網格化大聯動”到“一機攬盡、全網解決”,以至今天形成的“紅旗經驗”,每一步都貫穿著改革創新精神,每一步都緊跟時代前進步伐,使創新真正成為提升社區治理水平的第一動力。
啟示四:強化基層社會治理,頭雁引領是關鍵。“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紅旗經驗”的形成,與社區黨總支書記李秋蓮同志的辛勤付出密不可分。自從事基層工作以來,李秋蓮同志十多年如一日,竭心憚慮、任勞任怨,默默無聞、帶病工作,始終堅持以精細化服務為中心,以構建居民幸福生活共同體為目標,探索出了獨具紅旗特色的黨建工作新路徑,為城市基層黨建提供了“紅旗樣本”。在“秋蓮精神”的激勵下,涌現出了一批扎根基層、竭誠奉獻的典型,正是由于頭雁的引領作用,才創出了社區治理上具有普遍推廣意義的紅旗精神、紅旗作風、紅旗團隊的金字招牌。
啟示五:強化基層社會治理,多方聯動是保障。“一人難挑千斤擔,眾人能移萬座山。”“紅旗經驗”凝聚著各方智慧和力量。區委、區政府結合轄區城市人口多的實際,把城市社區建設作為大力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的重中之重,把黨的建設貫穿于基層社會治理的各方面和全過程,不斷增強城市基層黨建整體效應,并將“紅旗經驗”作為大抓城市基層黨建的源動力,持續放大典型“乘數效應”,形成了全區域統籌、網格化管理、智慧化服務、多方面聯動、各領域融合的城市基層黨建新格局,走出了一條符合中小城市特點和規律的城市基層黨建新路徑,為加快實現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注入了生機與活力。
相關專題 |
· 全國黨建案例庫 · “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創新案例”征集評選活動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