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6日08:25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一、背景
社區是社會的基本單元,社區治理是社會治理的重要基礎,加強基層社會治理關鍵在于做好社區治理。而在實踐中,社區黨組織核心地位不突出、相關主體角色錯位、社會組織參與不足等問題制約著社區有序發展。同時,隨著千家萬戶、各式各樣的服務需求激增,社區疲于應付,間接導致人民群眾不滿意,老百姓需要的服務難以及時獲取;上級部門不滿意,各項工作任務完成質量不高;基層工作者不滿意,工作繁重辛苦還不被認可,多頭吃力不討好。
習近平總書記在蘭考調研指導時強調,標準決定質量,有什么樣的標準就有什么樣的質量,只有高標準才有高質量。為貫徹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以及習總書記創新社會治理系列講話精神,樹立社區治理標準,提升社區服務質量,我街道結合實際,以金地社區為試點,以“黨群凝起來、治理實起來、居民動起來、資源用起來、行政優起來、社區活起來”為總體目標,實施“社區對標管理”改革項目。其內容包括:
(一)制定社區治理標準化體系文件。主要包括《社區黨建標準化體系》、《社區居務標準化體系》、《社區政務標準化體系》和《金地社區治理報告》四部分。
(二)實施標桿管理。即參照企業“標桿管理”模式,在試點社區實施社區標桿管理,以實現社區治理從立標、對標、達標到創標的循環過程;并通過“互聯網+社區治理標準化”,線上線下相結合,探索創建“智慧社區”。
二、做法
(一)領導統籌。一是成立沙頭街道“社區對標管理”改革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由街道黨工委書記擔任;二是成立撰寫小組,下設黨建組、居務組和政務組,抽調街道業務骨干,明確任務分工。
(二)優化架構。通過調整組織架構,重新定位三大治理主體的工作職責,落實各自的專職人員。以黨建標準化為引領,突出社區黨委在社區的領導核心作用,實行黨建帶群建;回歸居委會自治功能,下設議事評議、法律調解、群防群治、文體宣教、社區發展等5個專屬委員會,發揮其樞紐、議事、監督和服務作用;優化工作站的政務服務,將原來9個各專業的服務窗口精簡為3個綜合服務窗口,既精簡人員,又簡化居民辦事流程。
(三)整合資源。一方面立足現有條件,對社區辦公場地和黨群服務中心進行功能改造和區域劃分,將原只做辦公用途的黨群服務中心打造成集“兩代表一委員”接待室、會議室、課室、器材室、音樂室、活動室等為一體的多功能黨群服務中心;另一方面建立以人力資源、組織資源、場地資源和經費資源為主要內容的“社區資源管理系統”,以人力資源板塊為例,從群體、姓名、政治面貌、服務意向及服務時間等方面收錄了社區人才信息,以充分利用本社區內福田體育館、物業公司以及有關熱心人士等多方資源,為居民提供高質量服務。
(四)制定標準。通過制定《社區黨建工作清單》《社區居務清單》和《社區政務清單》,共梳理社區事務142項,其中黨建工作29項、居務49項、政務64項。清單的每項內容均配有詳細說明。例如,《社區居務清單》包括綜合事務、社區法治、群防群治等7個大類、19個小類和49個具體服務項目。對應每一項目,我們制定了《居務操作規范》,通過細化供給主體、服務流程、注意事項等,使社區居民對服務事項及流程一目了然。又如,《社區政務清單》包括基礎信息管理、綜合政務服務、城市管理等4個大類和19個小類,其類別與居務相近,但內容各有不同。對應64個具體工作事項,又制定了《政務操作規程》,明晰了供給主體、方式和標準、工作流程等,厘清了社區行政邊界、規范了社區行政行為。
(五)對標實施。落實區委黨建標準化各項指標,實行社區黨委、居委會與工作站三大主體辦公用房的功能劃分,并實行了社區標識、場地、制度、臺賬的標準化;通過制定崗位說明書、社會招聘、外出學習、內部培訓以及鼓勵社工證考試等形式,實現人員隊伍標準化;針對社區各項事務,向24個區相關職能部門發函,積極請求上級指導,收集意見建議87條,同時根據最新的政策文件要求,修訂社區事務142項,實現工作事務精細化。
(六)發起聯盟。為培育發展社會組織,實現社區服務標準化、規模化與專業化,2015年我街道聯合民間智庫向全市各類專業化服務機構、團體發出邀請函,倡議成立“社區服務聯盟”。今年又以“民生微實事”為契機,新增20多家各類社會組織加盟,現已有成員單位70余家,其中已在金地社區從事社區服務的社會組織便有13家。
三、成效
(一)強化了基層黨建,堅定了組織保障
通過制定《社區黨建標準化體系》文件,我們運用可量化、可操作、可考核的指標來引導基層黨建工作,打造了以黨員為主體的社區服務陣地,組建了以黨員為骨干的志愿服務隊伍,形成了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居委會為基礎、工作站為依托、社區各類組織共同參與的社區治理新格局。中央黨校黨建教研部戴焰軍教授評價該項工作“非常精致”。去年深圳市委組織部在頒布《黨建標準化工作指南》時,便將我街道該體系作為雛形,為制定工作指南提供了參考。截止9月,金地社區黨建標準化考核自評110項,已達標的有97項、基本達標3項,達標率達91%。
(二)細化了治理標準,提供了行動參考
通過制定《社區黨建工作清單》《社區居務清單》和《社區政務清單》,我們梳理了142項社區事務,包括黨建29項、居務49項、政務64項。且對應每一事務分別從工作簡介、覆蓋范圍、供給主體、工作方式、工作流程、保障措施、文件依據及相關材料等方面制定了《黨建工作指引》、《居務操作規范》和《政務操作規程》,總計690多頁36萬余字。通過細化社區治理標準,形成社區治理和服務的系統化、規范化、精細化和專業化,既解決了隨意性問題,大大提升了公共服務的公平程度,又解決了社區服務運行無據可依的問題,有效保證了社區治理的效率、效益和可持續性。它不但為社區工作提供了一個標準,而且也是社區新職人員的教材書,又是街道及社區現職人員的參考書。
(三)深化了多元共治,補充了原生動力
在居民層面,通過開展居民需求調查,深入了解居民的實際需要,夯實了群眾基礎,讓我們的治理方式和服務項目更能被大眾所接受,促使社區居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社區建設活動之中。經統計,截至2016年11月中旬,今年在金地社區開展的服務項目共計97個,覆蓋居民13600多人次(金地社區戶籍人口5000多人、常住人口1.2萬人),投入資金99.27萬元。從居民服務滿意度調查顯示,取得滿分的項目有25個,且總體滿意度達95%。無論數量還是質量,金地社區的服務水平都較去年取得明顯進步。
在社會層面,我們通過調整組織架構、定位主體職能、重組治理格局、梳理事務清單,引導社區單位發揮各自優勢,合力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構建了多元主體、多元平臺、多元參與、多元協商的社區治理復合模式。在97個項目中,通過“民生微實事”開展的項目有9個(占資金總量47.10%),通過“社區服務聯盟”引進的項目有46個(占資金總量44.71%)。這些項目不僅覆蓋了各年齡層,且開展形式多樣;既調動了居民參與熱情,也有效解決了黨群互動少,專業化服務供給不足,社區多元需求無法得到滿足等問題。如“享清福養老服務”項目是金地社區內金地物業公司下屬的半徑頤養服務公司與我街道共同提供,面向老年人及40、50歲人群的服務項目;“瑜伽興趣班”、“4點半課堂”等也都是由金地社區內的專業教練、老師執教,充分體現了本地社區居民自治服務。另外,“黨群喜樂團”、“禾苗之夏”暑期夏令營等項目不僅受到了金地社區居民的青睞,還吸引了其他社區的居民積極參與,使社區居民在“共享社區”中得到了實惠。
四、啟示
要想更好地承接上級、聯系群眾,基層組織必須在社區治理工作中及群眾紛繁復雜的訴求中,找到一套適用于社區治理及服務的工作標準。這套標準應該是上級能通過、員工能明白、群眾能滿意的標準。“社區對標管理”改革項目的實施便是為了建立一套完善的社區治理標準,通過對標實施的形式,讓社區工作清晰、精細,讓社區居民滿意、放心。
煉有多少,器有精細。我街道愿以“社區對標管理”改革項目為抓手,為推動社會基層治理的創新,提升社區居民的幸福指數做出有益的探索,助力社區建設進一步實現法制化、標準化、規范化、專業化、信息化。
相關專題 |
· 全國黨建案例庫 · 第四屆全國基層黨建創新典型案例征集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云”